-
教育:杰出父母只做三件事
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:一是事事管、时时管,做了很多事,效果却不好;二是什么都不管,什么都不做,放任自流,不闻不问,结果更不好;三是也管但不全管,做得不多,但都切中要害,孩子成长一帆风顺。 显然,“什么都做”和“什么都不做”都过于极端,失之偏颇,并不可取。杰出的父母从来都选择“有所为有所不为”,更明确地说,只做三件...
发布时间:2006-07-03 -
争执
小朋友之间打打闹闹是常有的事情,妈妈不必过于紧张,要帮助宝宝培养正确的态度与处理方式。相信在经历了数不清的纠纷、争执的教训之后,宝宝会逐步适应,有所收获的。 获得心理平衡 宝宝受到欺负后心里会很不舒服,立即就想讨回损失,因此动手,这是一种自卫心理。 爸爸妈妈要让宝宝树立自我保护意识,提醒他不能动手打人,更不能主动去攻击别人...
发布时间:2006-07-03 -
美国孩子的"吃饭教育"
美国孩子吃饭,弄得满脸满身,家长也不管,而且美国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,每天中午都在学校吃午饭,孩子怎么吃,丢掉多少,家长一无所知,也根本不问。 美国家庭吃饭,桌上摆几样菜,孩子说吃哪样,就吃哪样,说不吃哪样,就不吃哪样。几乎所有美国孩子都不喜欢吃青菜。美国父母尽管也知晓青菜的营养价值,但绝对不会强迫孩子吃。美国孩子吃饭...
发布时间:2006-07-03 -
孩子是个电视迷怎么办
据有关人士调查:城市中,人们看电视占用的时间已排在工作和睡眠之后,名列第三。许多孩子更是被动画片、广告片吸引着,一看就是几个小时,甚至可以不吃不睡,严重影响了学习和休息。父母也曾好言相劝,可面对孩子的屡教不改,就出现轻则强行关闭电视,重则打骂训斥一顿的举动。 问题解决了吗?孩子仍然迷恋着电视,做功课心不在焉。 看电视...
发布时间:2006-07-03 -
家教,从传统走向现代--"传统家教"与"现代家教"之比较
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、社会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三条基本途径,而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,学校可以调换,社会环境也可以选择,但父母却是子女的终身老师,是无法选择与调换的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不但要关心子女的衣食住行,更要教他们如何做人,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。此外家教有其自己的...
发布时间:2006-07-03 -
家庭教育的本质是人格渗透
我经常遇到这样的父母,他们告诉我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已经无能为力,他们整天为孩子操劳,孩子的问题是他们的心病,但是他们已经没有了信心,其中最主要的是他们对自己的教育能力没有信心。然后他们还要对自己的话进行论证,他们说:你看我们俩都没上过大学,都不是知识分子,家里没有人家高知家庭的文化氛围,我们读书少,知识也少,自然能教给孩...
发布时间:2006-07-03 -
家长与孩子沟通的艺术
家长和孩子的沟通,实际是两个生命的碰撞。应该说,碰撞所产生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,它所达到的高度也是没有止境的。每一位家长在和孩子沟通上,不要满足于初见成效,而应该学习教育的艺术,不断提高沟通的层次,使亲子关系达到更高的境界。 根据许多成功的经验,家长与孩子沟通的艺术,主要表现在倾听、发现、童心未泯、老谋深算、哪壶先开提哪壶...
发布时间:2006-07-03 -
成人习惯 映射童年教育
在生活中,遇见个把磨蹭的人是常见的事。令人无法容忍的是,有人养成了根深蒂固的磨蹭习性,无视应承担的责任,忽略现实世界的规则,让人无法与之合作。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变成这样? 磨蹭成性者状似成年人,实际上却仍是被宠坏了的孩子。 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,不会从他人的角度看事物。孩子心理世界的中心就是自我,随着年龄的增长,如果父...
发布时间:2006-07-03 -
打破异性交往障碍
随着青春期的来临,少男少女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,生理上的变化促使心理上也发生相应的变化。开始表现出对异性的倾慕与向往,希望自己能更多的与异性交往,有什么苦衷和心里话也愿意向异性朋友倾诉。这时,男女同学间相互吸引乃至发生早恋。但是,有些青少年不敢与异性交往,羞于谈异性,与异性说话时则脸红,出汗,心跳,呼吸加快...
发布时间:2006-06-30 -
正确处理学与玩的关系
正确处理学与玩的关系
发布时间:2006-06-30 -
培养幼儿的耐心,但不扼杀天性
好动是幼儿的天性。在不扼杀幼儿天性的基础上培养幼儿的耐心,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。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,耐心与幼儿的注意力有很大关系。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,幼儿还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注意,加上幼儿注意力的稳定性较差,易分心等,使注意力不易集中,不易耐心的培养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从多个角度对孩子进行耐心的培养教育。...
发布时间:2006-06-29 -
控制零食新主张:给好习惯以奖励
孩子对零食,真可谓老鼠爱大米,多多益善。儿子茂茂也不例外,几乎每天都会为零食哭哭闹闹,说好给他一块饼干,他偏要两块;说好给一粒糖,他还要两粒,反正层层加码,不懂节制。 后来慢慢发现,这小小零食是孩子的快乐圆心,是孩子的甜蜜世界。孩子的和谐生活,良好习惯的养成,身心的健康成长,温馨的亲子气氛,大多时候是由零食在“当家作主...
发布时间:2006-06-29 -
教育孩子“六不要”
心理学告诉我们:少年儿童正处在心理发展的高峰期。在这一年龄段,外界环境的影响,老师和家庭成员所施加的各种教育,都对他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,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甚至会影响到他的一生。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,将来能够出类拔萃,生活得比别人更好。但是健康的概念是广泛的,有健康的心理比拥有健全的四肢更重要。望子成龙,应教...
发布时间:2006-06-29 -
孩子做错了事,他会向别人道歉吗
身边的故事 小龙是个名副其实的“小霸王”,到外面玩时,不是推倒邻家妹妹,就是一脚踢哭比他大的小哥哥,妈妈总是不停地应付小龙闯的祸,可小龙自己连个“对不起”都不说。 一次,爸爸带小龙到叔叔家做客,小龙和妹妹一起玩“过家家”,玩着玩着,俩人就为谁扮演警察而吵起来,小龙一把将妹妹推倒,妹妹哭着向小龙的爸爸告状:“他欺负我!” 爸...
发布时间:2006-06-29 -
儿童上网,年龄不是问题
互联网早已走进各国儿童的生活。以德国为例,中小学里的上网电脑从2001年的7.1万台增加到目前的38万台。孩子在6岁到13岁之间的德国家庭,已有60%上网。在美国12岁到17岁的青少年群体中,有87%的人会上网,其中又有87%,数量约为1900万的青少年在家里上网。但父母的疑虑与日俱增:孩子从多大开始适宜接触网络? 中国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证明父...
发布时间:2006-06-29 -
让孩子犯错,激发主动学习的本能
据马来西亚光华日报报道,从小父母舍不得孩子自己动手,老是将宝宝伺候得完善,那么往后要孩子积极主动可就难了。其实懒宝宝多半是父母养成的呢!不替孩子动手,不限定孩子活动,凡事让孩子试着自己操作,才是最重要的诀窍。 宝宝有主动学习精神吗? 主动学习指的是小朋友主动投入日常生活的能力,也就是对周遭事物所展现出来的积极性及主动性...
发布时间:2006-06-29 -
如何培养孩子的消费责任?
最新调查表明,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成都、西安,0~12岁的孩子年消费总额已超过50亿元。物质消费成了孩子基础道德严重失调的环节。 因此,家长应
发布时间:2006-06-29 -
怎样讲话,孩子才听得进去
做事磨蹭、丢三落四、和小朋友打架、在家乱丢东西、跟大人顶嘴、事事对着干……诸如此类的问题,归根到底用父母们的一句话说就是“孩子不听话”。那么,孩子为什么不听话?父母要如何讲话,孩子才愿意听呢? 孩子不听话,是因为你的方法无效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,几乎有99%的父母仍然在用一些无效的方法对待孩子。 举个例子来说,你工作一整天后拖...
发布时间:2006-06-28 -
美国父母看孩子早恋
我在美国一个培训班学习时,问美国的同学,如果他们的小孩子作出的选择不符合父母的意愿时,比如发现孩子早恋了怎么办?他们讲出了许多办法,其中一位母亲的那种“放任法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 有一天,43岁的秀,向全班宣布她的儿子已经和他的女朋友分手时哈哈大笑的神态,让我感到奇怪。教室里的其他人都充满了好奇,不久我就知道了这背后的...
发布时间:2006-06-28 -
孩子耍赖,试试这几招
有些孩子在父母来幼儿园接他时经常耍赖,非要父母买好吃的或好玩的,否则就赖着不走,甚至撒泼哭闹。遇到这种情况,作为父母需要冷静、理智,不能感情用事,盲目地、无休止满足他的要求,也不能对他的要求置若罔闻。父母不妨试试下面这几招。 第一招:转移注意力。当孩子耍赖时,你可以找来与小宝要好或同路的小伙伴,和他一起回家,或去附近的儿...
发布时间:2006-06-28